第(3/3)页 锦衣卫的事暂时告一段落之后,昀哥儿又恢复了吃吃喝喝的过冬日常。大冬天手冷,昀哥儿都不想学习了,拉着翊哥儿经常在外面逛吃逛喝。吃喝多了,昀哥儿跟翊哥儿两个直接长胖,小一个月时间俩人都圆润了一圈。 辛娘跟布氏就笑话他们,说他们之前长身体把婴儿肥消了不少,现在是又长回来了。不行不行,昀哥儿没打算让自己成为一个胖子,于是又拉着翊哥儿开始运动。 这么过了两天,范旭那儿因为接管锦衣卫,这段时间正在对锦衣卫人员大力到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归纳,然后根据重要程度呈现给昀哥儿。 这段时间,汉阳郡倒是对一件事谈论得相当多,甚至有些过于喧嚣的味道了,那就是招收女官的事。之前郑左生他们就依照昀哥儿说的事刊登了不少文章在杂文且说报上,再有一个月开春后,四方学府就正式招收学员。 因为昀哥儿对这事很看重,所以汉阳郡上下都算是知道了这件事。这不刚好是冬天,是一年中最休闲空的时候,因此这事一下就被抬到了风尖浪口上。 锦衣卫收上来的消息看,大部分人都在表示反对。不仅是中产阶级反对,关键不少普通乡民都在反对。 女子与男子一同入学,还能为官为吏,他们从没听过这样的事。 就算是燕朝女帝时,那女子也是不能同男子一起被举荐或者科举入朝的。当时大部分的女官是来源一些朝中大臣的子女,或者是通过女帝专门开辟的梅花考筛选出来的。 所谓梅花考,是女帝在皇宫中的一处大殿设置成了考堂,然后将众人外选来的女子置于考堂亲自测试。因这大殿之外种植了不少梅花,又加之梅花有傲骨之意,女帝也希望这些女子能如同梅花一般经过一番寒冬打磨后,依旧不屈不挠展现自己的风骨。 因此这考试又被称为梅花考,而女子状元也被称为梅花郎。 可惜就算是这样,大多选出来的女子基本都是在女帝身边为官,站在朝堂之上或是外放的都极少。 女帝一朝,那些女子都没多少走到台前,更没有跟男子一同入学、科考,汉阳郡李大人这儿却出了这样的政策? 也就是李氏父子的威望很重,之前更是在整个汉阳郡杀得人头滚滚。再则,汉阳郡治理的相当好,昀哥儿父子的名望极其高。 所以大家都是嘀嘀咕咕声得多,但还没有人敢真正闹出来反对。当然就算是嘀嘀咕咕的人,最多是反驳这条政策的,却没人说李大人他们不好。 这要是说出来了,是要被别人吐唾沫的。 “主公,这事要处理吗?就怕有心人故意搅乱民心,引起什么乱子。”范旭缓慢道。 他的意思是杀鸡儆猴。 谁质疑或是虚假解读招生政策,领头之人抓到几个就直接杀,其他的重罚。 乱世当用重典。 一轮下去,这事很快就能解决好。而大部分的人都只会关注今年的收成、明年的收成……没人议论了之后,这事很快也就过去了。 昀哥儿反而笑了,“不用,回头我让郑老头去再写个文章,然后让锦衣卫把消息传一下。就说这事大家不用私下讨论,有什么想说的都写成文章,然后投到府衙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