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以后的日子清贫一些,不是不能过。 郭仪想着几年前的事,既有些感慨也有些敬佩主公。 在因为他们疯狗一样查没他人田地财产的行径后,当时凉州豪族就把怨气全算在了他们几人身上。没办法,谁敢去怨李复父子啊,菜市场的血迹都还没干呢。 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时杀了郭燕等人,你李昀也算给大家一个台阶了。谁知道李昀硬是顶住了压力,还连着让新闻报发表了好几期关于这事的意见。最后郭燕几人也只是免职,并没有用他们的人头来平息一些无能狂怒。 郭仪现在都记得郭燕、郭申回家后的大哭大笑,那之后,他就时常听到郭燕说李昀真人主也。若梁朝皇帝是他,李叔白何至于此。 不过郭燕、郭申、贾奎等人终究是不能出仕了,只能在族学中教教孩童。可郭家可不会死心泯然众人,郭仪就是郭燕之后下一代的佼佼者。 自然地,郭仪就被推举出来进入四方书院大科班,几年学习,他们郭家终于再次有人步入凉州仕途了。 不过这何尝不是老太爷当初破釜沉舟的意义所在呢。 他们这样的家族只要没有被灭族,给他们一点时间,他们有原本的底蕴在,起来的就是比那些乡民要快,要迅速。 郭仪之后,陆陆续续有人上去领委任书跟官印。 其中,郭仪还看到了贾家的人。二人中间对视了一眼,都在彼此的目光中看到了野心。 他们的家族之前压错了宝,这是已经无法改变的事实。而现在家族将希望放在了他们身上,他们是一定要做出一番功绩来的。 可以说整个大科班一直都卷的要死,卷完了读书学习,现在该卷政绩了。 任命事宜结束后,接下来就是各县选的乡代表上来汇报。 尤其是这几年选出来的农博士,着重汇报对粮食种植以及器具的改良,改良后增产有多少。 这些农博士大多都是乡民,讲话还带着各乡风俗。 可谁都知道,这些年李复父子相当重视农耕。每年春种、夏种之时,不仅自己会随机去乡里看看种得怎么样,农博士也会开会传授种植经验。 这些农博士更是在四方书院挂名,每月都有银钱拿,还让他们教那些学子们耕地种田。好多年轻学子甚至大科班的人看到他们,都得恭恭敬敬地喊一声老师,别提多风光了。 几个优秀农博士代表被嘉奖之后,一位老妇就被人小心扶着走了上来。 老妇名叫吴姐,年岁有些大了,不过还没到路也不走稳的地步,这会儿需要人搀扶是因为她太过紧张了。今日之前,或者说是三年之前,她都不知道她还有被人称为老师这一天。 吴姐小时是益州人氏,家中排行老大。家里人都是佃户苦命人,自然也不会给她取什么好名。 等到了十三岁,家里人收了对方三只鸡跟一筐鸡蛋就把她嫁了出去。 吴姐从来都习惯了低头做人,一辈子也没抬起头说过话。在家就听爹娘的,被人推搡着出家门嫁人也安静麻木地走。后来夫家日子实在过不下去,她又低着头跟他们跑,后来就跑到了凉州,在这里背井离乡安家落户了下来。 刚开始日子也不好过,后来突然说新来的州牧要给他们分田,人头税又说不要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