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孤城施粥-《胎穿古代逃荒,很苟!》


    第(2/3)页

    “清点出来!一粒粮食都不能少!”田修文命令道,心中稍定。

    有了这点官仓的底子,他有了些底气。但他知道,这点东西对于城外的流民和城内可能出现的粮荒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他必须争取到城里那些富户的支持。

    他再次请来了“永昌粮行”的赵东家、“福瑞布庄”的钱老爷等几位县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这次不是在衙门,而是在城墙之上,让他们亲眼看着城外那些面黄肌瘦、眼神空洞的流民。

    “诸位东家、老爷,”田修文的声音沉重,没有了上次的急切,却更显压力,“城门暂时守住了,但诸位请看,他们没走。饿死的人越来越多,易子而食的惨剧……恐怕不久就会发生。”

    他顿了顿,看着几人微变的脸色,继续道:“一旦城外的人彻底变成饿鬼,他们就会变成真正的疯子,这城墙还能守多久?就算守住了,城里粮食吃尽之日,又当如何?到时候,诸位库里的粮食布匹,还能保得住吗?”

    这话说到了乡绅们最恐惧的点上。守城是为了保财产,但如果城外彻底变成死地,城内也迟早弹尽粮绝。

    “田班头,你的意思是……”赵东家沉吟道。

    “开粥棚!”田修文斩钉截铁,“就在城外一里处,找个开阔地,立起粥棚!用官仓的粮食打底,但远远不够,需要诸位慷慨解囊,捐粮捐物!我们不求让他们吃饱,只求吊住他们一口气,让他们不至于立刻变成暴徒!这也是为了给我们自己争取时间,等待朝廷的消息,或者……想出别的生路!”

    乡绅们窃窃私语,权衡利弊。捐出粮食肉疼,但不捐,可能人财两空。最终,对城破的恐惧压倒了对粮食的吝啬。

    “我赵家捐五十石陈米!”

    “钱家出三十石,再捐些旧衣物!”

    “李家出二十石豆料!”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