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看书是一辈子的事,不是因为有考核才看。” 王淑芬点头:“他爸说得对,一辈子的事。” 一家人光明正大走进家属院。 所有的记者瞬间围了过来,二楼的记者由于离得比较远,大感失策。 有记者直接从二楼跳到下面花坛,只为插到周阳一家人的面前来。 周阳轻车熟练,道:“采访太多,我们不可能一一答复。” “这样,各位记者们,派出一个代表,提出具有代表性的采访话题,我做统一的答复。” “各位觉得如何?” 一时间,暗潮涌动的记者群体安静下来,大家都默许了周阳的提议。 想在这么多人当中抢独家,根本不可能。 周华强夫妇正想着怎么应付,焦头烂额时,眼前躁动不安的记者群体突然安分下来。 就因为儿子一句话。 怎么做到的? 儿子怎么搞得跟很有经验似的? 虽然疑惑,夫妇俩仍只是开开心心,站在人堆中,没有多问。 一个中年记者拿出纸笔,统计了一些关键性的话题,旋即站到较高的石头上,作为代表道:“周阳,我们统计了99个问题……” 周阳皱眉:“不行,太冗杂,缩减到十个以内,否则我拒绝回答。” 中年记者尴尬得紧:“好,按你说的来。” 记者开始在纸上勾画,只保留一些不得不问的话题。 当记者的总感觉今天不一样。 以往的采访,哪怕是行业大佬,商界大亨,都异常重视,事无巨细,希望能凭借电视台,尽可能多展现自己。 怎么轮到周阳这却恰恰相反。 这年轻人一副嫌麻烦的模样。 孩子,这是上电视啊,你搞清楚了吗。 是个人,谁不想在电视上多待会啊。 你这孩子脑回路怎么不一样? “好了周阳,十个问题。” “第一个,您是如何得到蓝釉三彩瓷的,在这之前,你是否知道它如此珍贵?” 周阳答复:“瓷器是我从二手商店淘来的,店主叫薛大海。” “我一直知道它是真古董。” “提醒你一下,这算两个问题,你还有八个。” 中年记者大感窘迫。 啥都没问出来,周阳透露的都是已知消息。 浪费两个问题。 同行们的眼神恨不得将他杀了。 “周阳,您为何将三彩瓷捐给湖海博物院,这不符合常理。” 周阳回答:“古董进博物院,没什么不合常理的,我只是思想觉悟比较高。” 众多记者纷纷在笔记本上写下周阳的回答,刷刷刷的钢笔声不绝于耳。 “周阳,你和薛大海是否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方便透露吗?” 周阳回答:“我救过他的命,他回报以唐三彩,就这种关系。” …… “最后一个问题,周阳,到魔都大学任讲师,你认为,自己有这个资格和能力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