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风波恶(四)-《回明》


    第(2/3)页

    “李鸿基,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人群突然有人站了出来。他冷冷的声音打断了大家的思索。李鸿基一愣,他发现说话的人是一向冷静旁观的温体仁。

    高捷大吃一惊,心说温体仁怎么了?他不是说要借刀杀人,自己好从中渔利的吗?他为什么要亲自出马?他不怕得罪曹化淳了吗?

    温体仁一开口,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集中到温体仁的身上,崇祯的思索也被打断。他注视着温体仁:‘温爱卿,你刚才说什么?“

    温体仁上前一步,他大声说道:“刚才李鸿基说儒学不适应现在的国情,说许多问题是儒学没法解决的,依臣看,现在的许多问题,不是儒学没法解决,而是我们没把儒学学好学透,没使百姓都领会儒学的精神,所以才会产生种种问题。当务之急,我们不是弃儒学,而是应光大儒学,不是应不遵孔子,而是应大力提倡遵圣贤。儒学倡则民安,民安则国安,国安则外患不侵。李鸿基不停地说我们面临强敌,未免太夸大女真人的力量,女真人不过癣疥之疾,只因前朝客魏作乱,才使区区女真人做乱辽东,如今皇上圣明无比,自登基以来,拔乱反正,倡导圣人之学,国家已经安定,中兴在望。依臣看女真人不但不能对我大明构成什么威胁,而且只须短短几年,女真小丑就可平定,李鸿基又把陕西旱灾夸大到耸人听闻的程度,臣不知他是什么目的,旱涝之灾,历朝皆有,尧有七年旱灾,舜有九年水患,照样不失盛世。陕西虽有小小灾患,实不足动摇国本,二祖列宗三百年江山,稳如泰山,哪象李鸿基所说就象乱世似的。我看他纯是危言耸听。“

    温体仁慢条斯理的说着,崇祯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温体仁的话让他感到十分舒服。十分爱听。

    刚才听李鸿基话时的震动也被温体仁的轻柔细语抚平了。他反而觉得李鸿基确在危言耸听。

    见温体仁的话起到了作用,众官员立即歌功颂德起来。崇祯有些飘飘然了。

    温体仁突然不失时机的说道:“皇上,圣人学说,千百年流传下来,一旦动摇,就会导致民心不稳,如果象李鸿基一样抛弃儒学,人人以可以胡说乱讲,毫无尊卑,无上下之分,那原来老实的老百姓就会无父无君,若官吏好坏都由基层什么团体说了算,那就是权力下移,是威胁皇权。李白诗中说过,龙失权兮化为鱼,鼠得权兮化为虎。所以,君权威重,自古如此。而李鸿基却居心叵测,建议什么民主,李鸿基此议,后患无穷。“

    温体仁的话实在高明,他刚才用捧的方法让崇祯对自己的言语认同,现在又突然指出崇祯最怕人事,那就是崇祯会失去君权。这句话可是崇祯最害怕的。李鸿基刚说声皇上,崇祯喝住了他:“李鸿基,关于儒学的事,你不必再说了。“

    李鸿基吸了口冷气,他瞧了温体仁一眼,温体仁脸上一片宁静,温润如君子的样子。没有丝毫的阴狠之气。

    李鸿基突然感受到此人太可怕了,比尖锐刻薄的黄道周要可怕十分。

    温体仁见自己的话收到效果,就退回一步,不再做声了。

    崇祯看李鸿基的眼神变得越来越阴沉起来。

    李鸿基突然发现一个可笑的事,孔子的思想是为少数君王和士大夫服务的思想,在没有推翻君主制度的情况下,他竟想搬开这个为君主制度服务的思想。真是荒唐已极。

    他记得上一世上时,他上网时经常看到有些人又翻出儒学来,推崇备至,好象中国现在没有信仰,只要搬出儒学就一切搞定了。有人为儒学正名说,说儒学本身是伟大的,只是统治者后来歪曲利用了他。

    李鸿基现在亲临其境,才觉出儒学和这些帝王将相,根本不存在谁利用谁的事,他们是互相利用的。因为儒学本身若不是为帝王将相服务的,他们也不会如此卖力气地维护它。

    有什么样的政体,就会极力推出什么样的思想为其进行服务。

    黄道周马上又站出来,跪地请求:“皇上,李鸿基离经叛道,目无圣贤。应该把李鸿基推出午门斩首。“

    一群官员一看火候到了,一齐跪下请求杀李鸿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