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火焚花楼-《愿君无忧:万里河山相送》


    第(3/3)页

    扫视了一圈只有地上空间大,还有毯子铺着,所以倾城就席地而坐了,也没在意周围人,实在是有点累了,抻着下巴静静地听着滴漏声,她差点要睡过去。

    守卫看见倾城坐在地上,还颇为潇洒地呢,但是上头也没给他们交代怎么做,所以也就没人管。

    正昏昏欲睡时,一阵激昂的喊叫声响起,又把倾城给拉回现实。

    倾城好奇地往帘子里伸头,那声音真洪亮无比,正穿透帘幕让外厅的人也听见了。

    血溅到了帘幕上,伴随着兵器掉在地毯上发出的沉闷声,再次让众人惊呆。

    秦妙韵看着这血腥又悲怆的情景,一时也说不上什么,她不安地抬眼看向身旁静立的父亲。

    秦县令无声地安慰自己的女儿,示意她要是不忍心看就离开,然而秦妙韵和她父亲一样有着执拗和坚韧的性格,只把这情形当做一场发人警醒的人性考验和性格磨炼。

    倾城猛地睁开眼,就看帘子似乎也被惊得颤动几下,那繁锦上透出一道道浓重的血迹。

    “拉出去!城门悬首三日,告知四方,若有同党皆如这般!”君无忧沉眉,扫视众人停顿了片刻又说道:“瞻京,你和风驰带领城府军去黄山县,跟着她们说的线索继续追查,秦县令就带领衙役沿着密道再细心查探一番,不可忽略任何蛛丝马迹!”

    南境春在旁边着急,就他自己没分任务了,他犹豫着问道:“主上,……”

    君无忧说:“不急,接下来就有你要做的。房公!”

    “在!”房清珲握着拳站出来,眼神熠熠的看着端王殿下。

    “暂借这御赐大印之权职,命你为饶州府尹兼晋北监军长之大任,以解晋北之急难,还望房公理解。本王已经书信呈至皇上,皇上允你回京之后官复原职,而此事若能圆满则再行封赏!房公,您看这么办如何啊?”说道最后君无忧颇为敬重地面色看向一旁的房清珲。

    房清珲激动的心情难以平复,他眼含热泪看向君无忧,正要感谢着跪下拜恩,却被君无忧拦住了。

    君无忧拍拍老臣的胳膊说道:“房公,这是你应得的,你这一辈子忠君爱国,我小辈们都深感敬佩和触动,您要是真想感谢,等去了宫里也不迟。”

    君无忧承受不起这大礼,这天子何人,天下何属?他看得透彻,如今无意这些了,但却在意那谗君之言,怕它们破坏了他和皇帝的兄弟亲情。

    “殿下说的是,是老臣太激动了,竟忘了这些规矩。”房清珲老来得美名,此刻能平冤得国君信任,让他太过激动,险些失了方寸,还是端王提醒了他也没多追究下去。

    君无忧颔首淡笑一下,转身看向晋北驻军副右使井越,说道:“井副将率百家军先回梁州驻卫城池,本王处理完此事便亲率龙虎军,于隔日回营。”

    等众人离开差不多了,君无忧才疾步如风出了帘幕。

    倾城看见三名士兵一边提着那血淋淋的尸首,一边将尸体从她面前抬过,她内心惊惧万分。

    想这威风一方的晋北大将顷刻间就自刎,尽管不在当场看见什么情形,也能猜到这御赐钦差有多大的权力,人还没上至朝廷请求发落,这边却已能果断出击了。

    倾城撇过头,不忍看这场景,心里后悔这回撞了大霉运了,千万不要因为她的鲁莽而影响到两国协议啊。

    月倾城低着头正感觉到有脚步声到她跟前不远处停了下来,不用抬眼光看那衣摆也知道是谁了。

    那人的影子投下来,让倾城无端心里打颤,比起不远处温泰的神情也是差不多少。

    “温泰,按律法你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处置吧,本王就不再多言了,念你族人于先皇在时多有出力………”

    君无忧看着温泰,斟酌着说道:“但是,当今圣上最注重阴德冶国,你若能将功补过或许还能留下她们的命。”

    温泰匍匐在地,颤抖着说:“殿下,罪臣愿意赎罪!”

    君无忧轻轻地笑了,现在才想赎罪,但也弥补不了梁州城下几郡县上千百姓的性命!

    梁州旱灾案查到这里,已经隐隐牵连出了陇西部湖州城发生的疫情,两案齐发,上游疫情加水患冶理不当,造成安臣河下游的梁州境内发生大旱灾,要不是太河县率先上报,整个朝廷都要被那些背后的大人物们联合起来蒙在鼓里!

    这场大案是自立国以来第一次发生的,不仅举国震惊,更给了刚刚繁荣起来的大煌国一次重大的打击,而诱发的原因仅是凭几个小官污吏就能制造出来的?要不能借机深挖、出重拳,将难稳民心。

    “既如此,你便跪着反省!说完了就和上嫣阁的逆党一起回京领罪!”

    君无忧冷声说道,也不看那人,直接挥手叫来九卿司的遣查使司望来听审查办,自己则是看着月倾城。

    倾城在君无忧的眼睛里看到了自己遮也遮不住的紧张神色,她眨下眼便再次低垂眼,静静等着对方示意。

    “抓你的人,还记得住吗?”君无忧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里也不阴白这个盈月公主是在装傻,还是有别的想法才一直不肯开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