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们一家,要是都在一个地方任职。不用猜,一定会有人说三到四。” “什么结党营私不得不防啊,重臣乱政古有前车之鉴啊。” “与其麻烦,还不如让我们各走各的路。谁能站到朝堂上,各凭本事。” 将来用手指隔空点周岩,故作严厉道:“不想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才是真的。” 周岩连忙摆手:“非也非也,都是为武王效力,哪有不在一个篮子之说。” “确实牙尖嘴利,你出使一趟贞、燕吧。” 周岩一愣,追问道:“少将军有何吩咐?” 将来冷笑道:“告诉两国之主,抓紧投降,晚了就没机会了。” 周岩身躯一颤:“这...这不是让我去送死吗?” “你知道便好。” 说罢,将来玩味一笑,而后摆手道:“不与你说笑了,我且问你,若你为朝中重臣,会依何家理论立朝纲?” “我周家祖上有大儒,如今世世代代拜孔圣,自当以儒家为本。” 将来面色毫无波澜,换上了那张笑面虎的嘴脸。只听他沉声道:“奉孝觉得,我大武依旧要遵循礼治、德治、人治吗?” 周岩起身行了一个儒生礼,而后走到桌案前侃侃而谈。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所谓礼治,无非是让治下之民知礼、懂礼、学礼。” “礼乐崩坏近百年,需要让万民知道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 “少将军要知道,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 “我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将来也算饱读诗书之人,没有因为周岩的侃侃而谈而头大,反倒是对他的见解感触颇深。 将来沉声道:“奉孝之礼,是腐儒之礼乎?” “亡国之训,周家不敢忘。自回林北起,家中之人必吾日三省吾身。” 说罢,周岩目光坚定的看着将来,那眼神中充满了希望。 将来颔首道:“再说说,你心中的德治。” 周岩作揖,沉声道:“儒家所谓的“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我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 “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 “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将来笑道:“我这种杀人如麻的刽子手,如何感化?” 周岩毫不客气,沉声道:“少将军有些抬杠了!一将功成万骨枯,如今乱世不以武止戈,难不成要让书生隔城对骂?” 将来干咳一声,抬手道:“你继续,说说人治理。” “人治就是狗屁!” 将来一愣,以为自己听错了。他看向周岩,沉声问道:“你刚刚说什么?” “为政在人。” “有治人,无治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