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墨族被灭(下)-《大时代之天选》


    第(3/3)页

    “怎么可能?你竟然破了我的时空间。”嬴邪不可思议的呼了一声。

    “源法,时空交错。”

    呼声刚刚落下,身后突然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那声音带着愤怒与杀气,而当声音落入耳中,嬴邪只觉一阵晕眩,随即便没了知觉。

    “阻下墨轩,速救族长。”天旋地转之感觉再度出现,嬴族众强者也是第一时间察觉到了族长的不利,他们立即撤离战斗,全速奔向墨轩,各自使出最强招式,尽最大的能力阻拦墨轩的进攻,因为他们知道“时空交错”这种高级别术式仅仅能维持数秒的时间,只要他们能拖延数秒,族长就能醒来。

    轰轰轰!

    嬴族众强者拼死阻拦,漫天源气再次狂暴起来,那充斥着各种高级术式的能量风暴瞬间席卷在天穹山上空。

    嬴族那凶猛的打法虽然没有什么章法,但因有魔龙加持,却也阻下了墨轩前进的脚步,无奈之下,墨轩强行开启“墨源之体”,借住着墨源之体的恐怖防御力,墨轩杀出一条血路,在击杀掉嬴族的两位受伤的一星武皇的同时,也是重伤了另外六位武皇。

    但是,正是这一系列的阻拦,嬴族成功拖延了数秒时间,嬴邪也是成功的苏醒过来,虽然嬴族为此付出了较为惨痛的代价。

    “墨轩!”嬴邪怒喝,当他看到地上躺着的两位嬴族武皇时,他的双目瞬间充满了鲜血。“王八蛋,今日不灭你墨族,我嬴邪誓不为人!”

    怒喝声夹杂着源气滚滚于整片天穹山脉,四周但凡听到此语者,无不为其中的杀气所震撼。一些心智不坚者,在听到这道声音后,瞬间双目通红,满脸狰狞的拔剑向周遭人拼砍过去。

    一时间,天穹山四周的山林,突然纷杂混乱起来。好在那些失心者实力不高,很快便被一些强者制服,否则的话,此等闹剧怕是还得持续一段时间。

    嬴邪怒声刚落,便是直接向着墨轩冲杀过去。墨轩身负墨源之体,当看到嬴邪的来势汹汹时,快速踏着重步直迎过去。

    嬴族强者看到族长身先士卒,暴怒的他们瞬间斗志盎然,紧跟族长脚步,催动着体内那残余不多的源气,凶猛墨族冲杀过来。其中有几位嬴族强者早已身负重伤,但他们还是强撑着身体,因为他们不想倒下,因为这里是墨族,他们不能也不想在敌人地盘低头。

    墨族强者早已是强弩之末,墨轩也是察觉到了,但是面对嬴邪的冲杀,他也无法多想,只能全力以赴。

    轰!

    双方一经碰撞,便是爆发出来强有力的对轰,而在这一番的对碰之下,强弩之末的墨族强者瞬间被轰飞,鲜血狂喷不止,除了几位实力稍强者勉强能稳住身形,多数低级武皇直接是坠落天际,那般凶猛的力量,生生将地面砸出一方坑洞。靠近一看,他们的嘴角不时有夹杂着内脏碎末的黑血溢出,面目已无一丝血色,看来即便不死,此等重伤没有十年时间,怕也难以恢复啊。

    而那几位还未倒下的墨族强者,也因施展源体大阵而力竭,此时身体已经出现了麻痹,脚步踉跄,已无法站立。

    嬴族强者见到墨族强者被击飞,各自对视后,不由开心的哈哈笑了起来,紧绷的神经也在这一刻松懈了下来。他们凭空而立,有些余力的迅速将力竭的伙伴搀扶起来,哈哈大笑的同时,大口的喘着粗息,那笑意的目光中,满满的骄傲与自豪。

    周围的围观人群,当得瞧见这不太愿意见到的一幕终于发生之时,他们也是不由得嗡嗡论起来,而他们所讨论的,大多数都是自己家族的未来归宿。

    其中有一些与墨族关系亲近的年轻辈,当他们看到这一幕后,都嚷嚷着前去相助墨族,但却是直接被家族长辈所拦下。因为在风云大陆有个规矩,大族之间的争斗是经过王室默许的,战事一旦发生,他族不得干预,虽然当今的王室极为懦弱,但因有道义存在,各大家族必须得听从。

    同时,在这万族林立的风云大陆上有一明文规定:大族之间但凡有兵戈之争时,必须得在战前三天下战书。如若接战,这三天时间内,接战方可寻找盟友前来相助,只要其他大族愿意相帮。如若不接战,可高悬免战牌,同时可得到一月时间的免战条件,但是这是极其丢人的,很少有大族会做,因为这算是懦夫的行为。免战牌高悬一月之后,宣战方可强行进攻,各大族不得干预。

    这是风云大陆老祖定下的规矩,数万年来各大族一直遵循。

    就拿嬴族和墨族来说,此时的这两大族基本已到强弩之末,此时若是有另外一家实力稍强的大族出手偷袭,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应该可以将这两族尽灭。但是此举有违风云大陆之道义,既然战前已决定不相助,那么战时就不得再进行干预,若是在战时违反道义而强行出手干预,那么战后必将为他族所唾弃。当然,这只是在偷袭成功的情况下的可能,万一偷袭不成功,那么宣战方与接战方都将视你为敌,尤其是宣战方,日后你在大陆上几乎已无生存的可能。

    正是因为这些规矩与道义,让得如今的风云大陆万族林立。也正是因为这些规矩与道义,使得风云大陆在这数万年间,虽然交战不断,却一直停滞不前。

    这其中的好与坏,优与劣,当下无人能解,或许千百年后的后人,在远观今日之时,能有答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