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张鸥的心思-《西汉万户侯》
第(1/3)页
此时突然有内侍来报,南宫公主携皇子刘彘出宫去了。
景帝闻言急忙问道:“是否已经派人前去寻找?”
“王美人已经派遣郎官田蚡带人前去寻找。”内侍禀报道。
“如此就好。”景帝看着外面,细雨绵绵,不由得为自己的两个孩子有些担忧。
同样的一幕在丞相府陶青的府上上演,看着关于晁补之的情报,陶青说道:“不意晁大夫竟然还有这样的季父,颍川世代人才济济,果然不假。”
廷尉张鸥闻言点了点头,说道:“皇朝私学遍布中原各地,尤其颍川最盛,诗书礼仪之乡不是一句空话,颍川荀家、陈家、晁家等皆是名门望族,绝非是一句空话。”
此时恰好下人通秉说晁补之治愈郑隐之事,以及郑泰误食铁钉一事,张鸥瞬间抬头,注视陶青。
陶青面色不变,眼中露出喜色的说道:“如此,真是大幸,郑奏曹果然是吉人自有天相,替我备一份厚礼送往郑奏曹的府上。”
张鸥不解其意,郑隐没死,景帝能原谅晁错开凿宗庙的罪过,逼死一个奏曹罪责还是太轻了,恐怕纵然是郅都入长安,对晁错也造不出什么的大的影响,顶多申斥几句。
但是陶青越是如此表现,就证明其所谋甚大,张鸥仅一会儿就想通了,毕竟他也是智力非凡,斗争经验丰富之人。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张鸥接着说道:“陶公,您别看晁补之年幼,但此人绝不可小觑。”
陶青看着关于晁补之的资料,脸上露出莫名的笑意道:“通达机变,医术无双,果然不愧是晁错的季父,然而人太优秀了有时候也不一定就是一家好事,甘罗、贾谊等人都是这样。”
甘罗十二岁被秦王政拜为秦国上卿,贾谊少年得志,然而这两人都是短命之人。
此时陶青将晁补之与他们两人相提并论,显然是对晁补之有些想法,要知道泱泱五千年被死亡的天才少年不再少数,或许晁补之也不会例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