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副使郎官-《西汉万户侯》


    第(2/3)页

    王娡闻言眼中一亮,随即又暗道下去说道:“不错,晁大夫曾为陛下之师,确实可以劝说陛下,可是晁大夫必生的夙愿乃是削藩,怎会·····”

    田蚡笑道:“阿姐,此一时彼一时,且让弟弟试上一试。”

    ·········

    再说晁府之中,四人高谈阔论,气氛十分的热烈。

    然而晁补之发现晁错的纵然是在笑的时候,眉宇之中也有一些忧愁,不由得奇道:“可是今日朝堂之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晁错叹息一声说道:“确实是发生了一件事,此事与叔父有关,是好事也是坏事。”

    晁错这两次叔父一叫出口,张汤的脸皮抽了几下,刚才他可是一口“晁兄”“晁兄”的叫的。

    陶青发现了张汤的小动作,不由得微微一笑,心道纵然你天纵奇才,但在人情世故上还是比不上我,此非天分,而是阅历。

    晁错这么一说,晁补之更是好奇了,问道:“到底是何事?”

    晁错抬起头,目光有些躲闪的说道:“今日匈奴使节阿莫诃入朝,嚣张跋扈,幸为栾布所阻,然而他带去军臣单于的国书,要求陛下派公主前去和亲。”

    听到“和亲”两字,张汤、陶青两人表情各不相同,张汤有些嗤之以鼻,陶青则是习以为常,就好比宋朝的士大夫将“岁币”视为寻常事情一般。

    晁补之则是有些似笑非笑,一是因为他感觉自己将要见证历史,一位匈奴公主和亲的历史。

    二是因为说道和亲这件事,还有一件事情也十分的有趣,那是与张汤有关的。

    武帝时匈奴人前来请求和亲,群臣在武帝面前讨论此事。

    博士狄山说:“和亲对我们有利。”

    汉武帝询问有什么好处,狄山说:““兵,凶器,未易数动。高帝欲伐匈奴,大困平城,乃遂结和亲。孝惠、高后时,天下安乐,及文帝欲事匈奴,北边萧然苦兵。孝景时,吴、楚七国反,景帝往来东宫间,天下寒心数月。吴、楚已破,竟景帝不言兵,天下富实。今自陛下兴兵击匈奴,中·国以空虚,边大困贫。由是观之,不如和亲。”

    汉武帝问张汤,张汤说:“此愚儒无知。”

    狄山说:““臣固愚忠,若御史大夫汤,乃诈忠。汤之治淮南、江都,以深文痛诋诸侯,别疏骨肉,使籓臣不自安,臣固知汤之诈忠。”

    这句话狄山踢到铁板上了,因为他不知道这些事情都是武帝首肯的,而且前文说道张汤审理案子都是在揣摩上意,即以皇帝意旨为治狱准绳。

    于是汉武帝面带不快对狄山说:“我让你担任一个郡的长官,能不能不使匈奴人入境抢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