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候补学子-《我是秦二世》


    第(2/3)页

    其实早在三年前,胡亥在训练灞上大营的六十万刑徒军的时候,对刑徒军军装的改造就已经加裤子、绑腿甚至连内裤和靴子都首先运用到了刑徒军身上。

    如今大秦全军基本上都已经换装完毕,这些服饰已经开始在大秦各地有所流传。但是因为军队一直都在征伐平乱的状态。平时外面都有铠甲护身。根本没有大规模的流传开来。

    之所以定制统一的学袍,胡亥就是希望,能够让这些平时较为自由的学子们。能够引领潮流,将新式而且便利的服装流传开来。

    当然,正统的大秦服饰在后续的秦律中都将有明确的规定。领、襟、裤、裾、袂、袪、袖、衿、衽、带、系,十一个部分组成的秦服,胡亥希望能够成为华夏一族最为正统的服饰,流传万载,最终成为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中重要的一部分。

    皇家学院的学子在咸阳城内并不少见,甚至可以说是很常见。毕竟皇家学院如今的学生数量早就超过了三万人,而皇家学院并不禁止学子们出入,只是闲杂人等就很难进去了。

    对皇家学院学子身上穿的学袍,咸阳人都不陌生,亦或是说如今大秦各地基本上都清楚进入学馆中的学子们穿什么样的袍服。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学袍不是人人都能够穿的。没有在各个学院学馆或者礼部登记造册的士子或者百姓,如果敢冒然穿着学袍,重则流放,轻则鞭责,并会在户籍凭证上留下记录,户籍凭证上留下不轨记录的,地方官府都会对这些人“特别照顾”。

    如此一来,自然没有敢弄虚作假,穿着学袍去招摇撞骗。

    所以在看清楚了这四个年轻人身上的服饰后,酒馆中的酒客瞬间都熄了别的心思,眼露忌惮之色。

    毕竟谁都知道大秦皇家学院在如今大秦的地位,这些人只要不犯错,将来必然都会有一个好前程,出任各郡乃至入朝为官都根本不是梦想。

    莫欺少年穷。这句话不知道从何时起已经成为大秦一个比较流行的词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