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无题[下]-《汉生指南》


    第(3/3)页

    眉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镜子的明亮清晰,可想而知。张王氏有好些铜镜,其中一块便是这种铜镜。张涵曾经看到过,很光洁白亮,长久使用,毋须磨镜,也依然光洁如新,不比玻璃镜子差多少。

    镜子是张何送给张王氏的,祖母张刘氏对那镜子颇为觊觎。私下里,她跟张涵念道了好几次。什么不孝子呀,娶了媳妇忘了娘呀,令张涵暗笑不已。看来,这古今中外婆媳关系都是差不多的。

    张王氏还有块更神奇的铜镜,却是她从娘家带来的嫁妆了。那铜镜看起来平平无奇,与普通铜镜一般无二。但在日光的照射下,铜镜反射的光影里,铜镜背面所铸的铭文和图案就会清楚的映在墙壁上。张涵不知其中道理,但摆弄着那透光镜,“见日之光”四个字便会映在墙上,很是令他惊奇了一阵儿。

    当然,不管是那铜镜,还是这透光镜,都是稀少而贵重的,可谓珍宝了。而且,在光亮成像上,都不如锡汞镜子。

    三个月以后,琉璃窑成功制成第一面锡汞镜子。张昭就知道,自己又多了一个财路。物以稀为贵,东西一多就不值钱.这些年来,天书记载的好东西见多了,张昭已见多不怪,麻木不仁了。

    然而,今年的五卷天书还是有些不同的。

    张涵对物理化学都记忆不多,也无意深入研究,但这些东西又意义重大,需要持续投入人力物力,他便把物理和化学也放入到天书之中。其中,物理两卷,化学一卷。当然,天书与张涵后来编写的课本又不相同。大致说来,写天书的时候,张涵很是匆忙,只是个梗概,也更零乱些儿,甚至还有错误之处。当张涵正式编篡课本时,发现了不少的疏漏,都一一改正了。

    此外,还有一卷是专门讲述地图测绘的,只有一卷则是讲述标准化、指南针和镜子的。

    今年的天书,张昭看得懂的不多。好在张涵对此很有天赋,一看就知,一知即明。在张涵讲解了几天之后,张昭就把那四卷,都让张涵拿去研究了。

    于是,张涵就以天书为‘原本’,正式‘开始’编篡格物和化学课本。

    【做人要厚道,看书要砸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