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青州[下]-《汉生指南》
第(2/3)页
然而,张涵稍微流露出一点儿招揽的意思,钟繇立刻把话岔到了一边。钟繇的意思很明确,张涵也不便纠缠。于是,张涵的收人大计,便就此无疾而终了。
许陵年纪也不大,与荀衍同年,都是二十六岁,长的却老了不少,极似三十许人,他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两只小眼睛眨个不停,总像是在算计着什么似的,看起来很猥琐。许陵才学不错,却只能在颖阴县里做个乡啬夫,跟他的外貌有很大关系。
乡啬夫其实是个很有实权的职位,主管一乡的赋税征收,以及徭役调配。不想在农忙时节去服徭役,不巴结乡啬夫是不行的。豪强想要入仕,乡啬夫就是首选了。不过,许陵有个有学问的人,人一有才华,就不甘寂寞了。
张涵拜访的这些人中,就许陵最痛快,不用张涵说明计划,他当场就应了下来。有钟繇的前科在,张涵欣喜之余,不免担心荀衍给他推荐了一个水货。好在许陵很快就证明了自己,他思维敏捷,长期担任乡啬夫,熟知官场情弊,进一步完善了张涵的设想。
后来,张涵问他何以那样匆忙,问都不问就应允下来。许陵那时候春风得意,回忆起这个,不觉表情神似牙疼。许陵自十八岁开始,整整做了八年乡啬夫,却丝毫看不到晋升的希望,不是他干的不好,而是看了他的脸,就没人想提拔他。张涵携荀衍、戏志才前来,许陵心里首先就有了底,闻知要请他担任刺史属吏,他实是有点迫不及待了。同时,他也害怕张涵看的久了人,会改变主意。
颖川之行告一段落,结果虽不美满,张涵却已经满足了。没有一个好名声,招收人手确实不容易。然而,张并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在生存与名誉面前,生存无疑是更重要的,人死了还不是任由后人评说。
带着一行人,张涵直奔东方行去,在回家之前,他还有尝试下最后一个目标。
“元化先生,这种短的圆形针是用于缝合身体肉少之处及关节处,这种长些的三角形针……”
当初仿制支娄加谶的器械的时候,张涵心中一动,多仿制了两套。此刻在华佗掌中的,就是其中之一。
“用于肉多处,这种弓形弯针用在腹部等急所……”
华佗淡淡的接了句,语气并不盛气凌人,言语中的傲然却溢于言表。
有能力的人没有一个是好脾气的,有人是傲在骨子里,并不外露,其实更为骄傲;但也有人直接把傲气流露在外。张涵很理解这种感觉,万事我不求人,人人都来求我,时间一长,自身修养再好,脾气也不会小了。
“元化先生……”
张涵慢慢的,一字一句很是小心,边说边斟酌用词。在他的记忆里,对华佗的品格有所争议,不过,华佗拒绝公府征辟,是毫无疑问的。张涵并不以为,刺史的怔召,会比三公的更有吸引力。
“不必客气,伯润,有话请直说。”
华佗名气极大,世称神医,一个刺史还真没放在眼里。若不是张涵的礼物引起了他的兴趣,华佗并没有心思会见他。
“元化先生,这是一套与此刀针同时得到的医书,希望能对先生有所裨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