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后面几天,胧月还发了低烧,整天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除了阿玖,其他人多多少少都有些高原反应。 在现代,人们要是乘车去高原地区玩耍,坐的列车全程都会密闭加氧,而且是逐渐爬坡升高,这样有助于乘客适应高原反应,同时车上还会配备一些葡萄糖。 但是现在,他们哪有这条件 胧月和许景阳的症状算是比较严重的。 要知道高原反应太强烈,也是会死人的。 但是这个时候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自己死扛,老军医也是束手无策。 扛得过去,过两天就活蹦乱跳。 要是扛不过去,恐怕是要折在雪山了。 这下可急坏了沈银星,但是现在没有氧气罐,也没有葡萄糖,她只能让大家多喝水来缓解。 高原反应之后,人类机体内的渗透压会失衡。 高海拔氧气稀薄,氧分压低,身体为了适应低氧气浓度,会开始大量制造红细胞,导致血液粘稠,渗透压失衡。 这个时候多补充水分,有利于体液再次平衡,从而适应高原反应。 后来,格佳木看大家确实难以适应,只好命令车队采取高走低睡的方法。 所谓的高走低睡,指得是通过反复攀登下撤,来适应海拔气压变化。 白天的时候,车队往更高的海拔处行走,然后晚上的时候,再下撤回来睡觉。 这样有助于人们快速适应高原气压,但这样比较花费时间,耽误行程。 好在胧月和许景阳并没有出现脑水肿和肺水肿,也算是万幸了,这两种高山病的死亡率极高。 两千米的雪山,他们足足走了四天。 第五天的时候,山上不再飘雪,车队也翻越了山脊,进入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经过这几天的磨合,胧月终于适应了高原反应。 她感觉自己就好像生了一场大病,如今终于重获新生。 胧月拉开车帘,好奇地向外面望去。 冬天的草原没有一点绿色,苍茫的枯色草原上覆盖着一层绵绵白雪。 天空澄澈明净,很像一块湖蓝色的镜子。 因为这里是距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所以天空在人们头顶低垂着,好像踮踮脚就能摘下天上的云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