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无奈之下,火儿忽答下了战书,要求与明军对等骑兵公平决战。 骁骑营中军大帐之中,安国公徐亨、武安侯刘昌、御马监监督太监福安三人,传看着火儿忽答的战书。 徐亨笑问道:“福公以为如何?” 福安回道:“万万不可啊,这全是皇爷的亲军,哪里能随便与瓦剌骑兵对耗呢。 若是无端损折,回去之后皇爷不得把我的皮扒了。” 徐亨笑道:“谁不知福公是圣上心腹中的心腹,哪里就到扒皮的程度了。不过咱们明明占据了绝对优势,肯定不能无缘无故地造成折损。” 福安笑道:“那我们现在就全军出击吗?” 徐亨摇摇头:“我以为不必,还是等着火炮运上来再进攻吧。 火儿忽答这个小后生有些将才,即使是在大同临时扎营,都挖了数道壕沟,设置了两圈拒马。 如果我们主动进攻的话,损失不会小。 还是等着直接用火炮轰击吧。” 福安作为监军,虽然对军事的理解肯定比不上徐亨,但依旧是尽职尽责,提出各种疑问:“如果瓦剌大军夜间潜逃,又当如何?” 徐亨看看刘昌,刘昌会意,向福安解释道:“如果瓦剌大军集中在一起潜逃,太显眼了。我军夜战经验,远强于瓦剌。当初北京保卫战时,圣上专门制定了一套夜战标准。 如果瓦剌大军分散潜逃,那我们就可以轻易各个击破了。 零星的骑兵就是一盘散沙,山西要变成我们的狩猎场了。” 三人商量已定,便由徐亨回书,拒绝了火儿忽答的公平对战要求。 火儿忽答得到回书,心儿凉透。 是夜,瓦剌大军不战而溃,四散逃往朔州。 除朵颜卫不擅夜战外,剩下的明军早有准备,开启了一场人头收割盛宴。 徐亨再次看穿了火儿忽答的意图,命朵颜卫回东胜,然后沿黄河南下。剩下的明军跟在火儿忽答后面追杀不止。 火儿忽答的计划,是过朔州,沿着黄河北上,再绕到东胜去。然后再汇合残兵,向西逃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