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师弟,我有个绝妙的好主意。” “什么主意?!尝鲜师哥,说来听听。” 显然,这引起了欧阳风华的注意。 而我呢,则是不紧不慢地接着说道。 “师弟,师哥我认为咱们烹饪的方向应以调味为主,摆盘则是起辅助作用。” “但是,也不能忽视摆盘的作用。摆盘与调味相得益彰,才能奏出最美的“乐章”。” “自古至今,调味皆以酸甜苦辣咸为根本。” “在此基础上,这五种本味,就像修仙练功不同招式武学的相辅相承,通过互相搭配,产生了诸多新的口味,进而衍生出世界各国许多种不同的菜式与烹调手法。” “于此之中,微弱的“可逆因素”又寓于不同口味间的微妙变化之中,例如酸生苦与甘,辣又隐约带麻。” “而咱们要做的,正是要抓住这些微妙的“可逆因素”变化,从而实现对菜品的进一步升华。” “至于呈现方式上,师哥我觉得,没有什么比汤菜更能体现这一点的了。” “在摆盘之上,师哥我认为,通过不同的方式,将粗粮和肉类制成不同种类小份的餐点,并用小吃架的形式摆在汤菜的旁边,这样是再好不过的了。” “而小吃餐点的形状,我觉着吧…制成不同形状的花朵。比如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怒放的花丛,花朵的颜色尽量也多一些,给人的视觉冲击感强,效果更好。” 此刻,我正热火朝天地跟风华师弟诉说着我的想法。 欧阳风华也一边听着,一边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只是,当我说到小吃餐点的形状为不同种类,不同颜色的“花朵”时,他困惑了。 此刻,只见他单手扶颔,眉头微锁,不觉在品思些什么,然后便开口朝我问说了起来。 “尝鲜师哥,你的创意不错,也很合理。” “师哥你所说的这种菜式,也能灵活应对不同的烹饪考题。” “只是…这菜的小吃餐品为何要弄成不同形状种类的“花朵”啊。” “师哥你方才不是说摆盘与调味要做到相辅相承吗?这颜色丰富,且形态各异的“花朵”与这汤菜有何联系?” “还有,这小吃餐点为何还要用类似甜点架的架子来分开盛啊。” “师弟我不解…还请师哥明鉴!” 见他这么问了,我沉思了一会儿,在脑海中搜寻合适的答案。 不多时,只见我想到了绝妙的答复。 “我说师弟啊,你的见识未免也太浅薄了点。凡事思考问题都要从“大局”入手,把格局打开,找出各事物间的联系,你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方才师哥我说的这汤菜有酸甜苦辣咸五种口味吧,而不同种类,颜色与形态的“花朵”,是不是能很好地映衬这一点?” “而且,选择“花朵”这一形状,也是有师哥我的深意在其中的。” “中外都有诸多品种的花,虽然花的种类的不同,但表达的意思都是“美”。” “只是,这“美”的含意又各有区别,西方重静谧优雅,而咱们东方则重富丽堂皇。” “既然是菜,那就一定要表现得好吃美味才行啊,至少要看起来美味才行。” “而花呢,又有美的含义。” “所以,将小吃餐点制成各式花的形状,岂不美哉!” “至于在碗盘边放小吃架来盛放这小吃餐点这一问题…” “哎呦喂!俺的傻师弟哟…你难道不知道这汤菜在一定程度上是茶文化的延伸吗?” “而在茶文化上,东西方又有不同。东方茶点讲究古朴精致,而西方下午茶则是讲究端庄典雅。” “若能将二者有机结合,中西合并,意境岂不更加深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