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王光把乌正光的事情和村里的耆老大概的说了一下。 乌正光虽然是被贬回原籍,但是他却有真才实学,还是做过官的! 这样的人,去给大富人家做先生也是可以的。 “多亏了苏四郎和娇娘啊!”王光说,“四郎和娇娘拜访他很多次,他才答应的!” “只是乌先生要过来,咱们也不能薄待人家……” “村里不是有一块极好的空地吗?”有人说,“就在这里建学堂吧!” “对!再给先生修一个屋子!” 众人都很是高兴乌正光的到来。 尤其是苏四郎成为白鹤、白鹿书院的第一名后,他们在见识过了这场面,个个都恨不得自家的孩子也成为下一个苏四郎。 县令亲自登门恭贺,这简直是光宗耀祖! 听王光的意思,乌正光曾是苏四郎的启蒙先生,那么这样的人来他们这里,等于给村里所有的人希望。 对于王光的提议,村里的人都没有意见。 尤其是王光的妻子唐氏在听闻这件事后,还把这事告诉了弟弟唐元。 唐元直接捐出三十两银子修葺学堂。 于唐元而言,这笔投资稳赚不亏。 只要这座学堂里出一个厉害的读书人,来日也会看在他捐银子的份上,在他需要帮忙的时候,抬他一把。 入冬了,村里的人压根没什么事情做,所以家里有孩子的,若是想让孩子读书的话,有钱的捐钱,没钱就出力来修学堂。 北齐村的动静很大,而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 南齐村那边的先生姓童,他在听闻消息后,却是嗤笑说北齐村的人痴人说梦。 “一个进士,怎么可能会去北齐村这种山沟沟里?”童老先生冷哼,“这群人简直是无可救药,居然还学会了骗人!” 其实童老先生觉得,北齐村的那些泥腿子,放出这样的消息,无非是想抢他的学生。 可他也不稀罕北齐村的学生—— 一个个穷成什么样子,还妄想读书改变命运? 每次交束脩都很困难。 “童先生,我瞧着像是真的!”有人说,“连唐元都捐银子了!” “三十两呢!” 童老先生一听到这里,气的瞪圆了眼,“唐元这个蠢货,怕是被人骗钱了!” 这三十两银子给他多好?若是给他,他也不是不能屈尊降贵的去北齐村教孩子们读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