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宋朝。 儒生们看着天幕上的三岁幼童都开始上学,并不是很惊讶。 这些对他们有些人来说,很是正常。 不过看着上面吵闹的环境,他们还是微微有点不满意的。 学校,学的是圣人之学,怎么能够如此吵闹? 如果他们这个年纪如此吵闹,只怕早就被先生打板子了吧! 就算不打板子,被家里一顿说是少不了的。 至于被家里宠着,那是不可能的。 他们的家人,更加喜欢对他们爱的教育,竹条不够,皮带来凑。 大明。 朱元璋看着天幕上的幼儿园好奇了起来,他是农民出身,小的时候,吃的都没有,更不要说上学。 他小的时候,最羡慕的就是这些学子,可以无忧无虑,不为自己的吃喝发愁。 他现在所有的学问,都是后来学的。 虽然相比那些儒家名人,很是不如,不过他也相当知足。 至少很多东西,他知道如何解决。 至于你说什么高深理论,呵呵,朱元璋表示并不带你玩。 上次的视频,虽然也是学院,不过他那时候考虑更多的是天幕上用的武器,和如果有人拥兵自重该怎么办。 作为开国之君,虽然他并不害怕,他的为自己子孙考虑,想的最多的也是解决办法。 这次看到三岁的幼童上学,他才想起教育。 也想起明末时候出现各种奇葩,他也觉得是得好好教育下他的子孙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叫来朱标,他想让他的‘标儿’也成立一个这样的幼儿园。 把自己的的孙子朱雄英,还有老四家的朱高炽,以及其他潘王的子孙一起放进去。 到时候请最好的老师,天天好好教育,月月考试,考不好就来一顿竹板炒肉,不行就给他们父母也来一顿。 朱元璋倒要看看,如果这样,还有哪个子孙在他的眼皮底下,不好好学好。 也看看哪个不肖子孙,还要做将军,当道长,旷工,当木匠! 如果还有,看他朱元璋不打死这些败家玩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