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队长,吃菜啊。咱现在天天抽水灌田浇地的,庄稼涨势都不错呢,附近这些村哪有像我们这样的。” 许悠然吃着饭边招呼道。 “可不,只是现在得天天安排人看水呢,不然还老被人偷了,哎呀,这油渣真香。” 刘队长吃了一口猪油渣,乐呵呵的说道。 这旱季说来就来了,邻村也就廖家村离的近,跟上了引水灌田的步伐,其他村子后知后觉就没办法了。 现在就是临时打井,水位下降厉害,也抽不出多少水,只能歇大半天抽小半天,那都是杯水车薪啊。 所以好几个有田地相邻的村子,就安排人专门偷水了,反正你前脚走没多远,他后脚就把水渠扒开,人家就抱着能浇多少算多少的心态。 在填饱肚子和面子问题上边,谁都知道啥重要,只要不打死人,该偷的还是偷。 “这马上就可以扯花生掰玉米了,偷的人更多了,看青都要日夜轮班,劳动力都不够用了。” 王院长虽然劳动量大,不过穿过来吃的好,人都壮实起来了,他老人家可是很注重养生。 看着小飞给自己夹过来的猪油渣,闻着真香,刚要送嘴巴边。 打住!不能再吃这些东西了,不然又整个三高咋办。 所以他老人家接过猪油渣,又放回小飞碗里,自个打了一碗冬瓜汤,慢悠悠的喝着。 “咱小飞在长身体,要多吃点,看你多瘦。” 看的刘双喜都有点不好意思了,是不是我吃太多了,你们不够吃,才让来让去的? 也不会啊,这还大半碗呢,算了,我还是少吃两块吧。 刘双喜伸出去的筷子就赶紧调整个方向去夹青菜,边继续说道。 “就是啊,原来四个人一班,现在都换成八人班了,还不时会让人偷去几根呢。” 还不是因为王家庄靠近江堤,逢三六九赶圩的日子,十几里外的人走路都得经过堤坝,大家就是不特意踩点都熟悉情况了。 看着玉米那么大根,嘿嘿,胆大的偷掰下来一根就跑掉,然后掂量下,一根起码得七八两重。 花生也有人经过时偷拔一颗起来,啧啧,都是粒多饱满,谁不想搞一点填填肚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