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错,好吃,还以为我这牙不好会吃不烂,人家这都不硬呢。” 总算一个老太太开口了。 “可不,软软的糯米味啊,我都是第一次吃呢。” 张良也几口把那段吃完了,俩人都合作好几次了,他也能猜到小丫的来意。 “我们供销社正好也想收点玉米,你们村种了多少?” 王小丫要的就是这句话,他主动找自己收购玉米,比自己开口推销玉米那性质可是完全不一样了。 “我们村有很多,种了几十亩地。怕你一天消化不了那么多,要的话我叫队长分批送过来。” 呵呵,啥队长,不就是王队长吗。 “行,这是带皮的粗粮,我们就按粗粮价来算,两分八一斤吧,你们每天早上八点送过来。” 小丫心里头计算一下,差不多六根玉米可以换一斤大米,也可以啦。 比平台上卖的是便宜多了,不过这好歹算是可以见光的买卖,而且是拿现钱的销售渠道。 “那就这么说定了。” “闺女,你这几根煮好的就卖给我们吧,大家都熟人了,省的我们又去供销社排队。” “这煮熟的我按三分半钱一根卖,你们看到了,这可不是啥小根的,娃早晨一人一根再配个鸡蛋,保准不用再吃饭了。” “可以,这价钱不贵,我拿十根,刚好我孙子吃了去上学。” 几位老阿姨上来一阵哄抢,一会儿,一篮子玉米售罄。 卖完玉米,小丫骑车到赵村跟老爸汇合。 俩人收鱼义诊,卖商品,等磨到十点多钟,再划船到县城码头。 小丫把玉米从空间拿了一千斤出来,再招呼供销社安排板车到码头接货。 这可是新鲜的玉米啊,供销社东西一摆出来,不少人排队过来买了。 张良自己也马上掏钱买了二十根,第一时间给老领导送过去。 上次小丫家拿过来的肉粽送给老领导,人家吃完都赞不绝口,这次的玉米,领导试吃了一口。 “我以前打仗那会儿去了北方,吃过两次,那玉米硬着呢。这个不错,比那硬邦邦的好吃多了。最近我没去单位,好些事情你牵头,都办的不错啊。” “都是领导支持的好,咱供销社嘛,还是按您的一贯的风格来管理,要考虑好群众的吃喝问题一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