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天气渐渐转凉了,农村事情也少了,又到了大家坐在火箱里聊着八卦织毛衣、纳鞋底的日子。 既然没啥事,老王同志进城的次数也多了。 王小丫没事就把各种粮食打包整好,等老王上半夜开车拉着鱼过来,下半夜俩人就上黑市倒腾。 大冬天的,农村人为了节约炭火,都早早的躺被窝睡觉了。 老王基本上七八点就可以出门了,到省城也不过九点多十点左右,不会太辛苦。 这一阵子下来,也跑了上十趟吧,一家子的零花钱可没少赚。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就是阴历腊月了,年关将近。 王小丫又上百货商场给一家人置办衣服来了。 老年人怕冷,就给姥姥姥爷一个人做身新的棉衣棉裤过冬吧,好在自己在黑市也买到了棉花票。 小丫一口气买了二十来斤棉花,再扯好做棉衣棉裤的里子面子布。 对了,套棉衣棉裤的衣服也得做,这些衣服布料就要的多了,一买就是几丈。 小飞坐教室上课也容易冻手冻脚的,得穿厚实一点,也一起做上一身吧。 老爸老妈的羽绒服是给他们买了。 棉衣棉裤要不要做就随他们意吧,愿意接地气的话也可以穿上一身,自己棉花反正多买了。 不想穿的话就留了弹棉被,也不会浪费。 现在有秋菊帮着大家做衣服,也方便着呢。 离开棉花布匹柜台,找个角落把那一大袋棉花和布都收进空间。 小丫转身又来到了成衣区。 那件青色的呢子大衣不错,老爸穿准合适。 看着也是中山装款式,这款衣服在前世也流行呢。 嘿嘿,老爸穿上,得有老干部的样子了。 “阿姨,这件呢子大衣要多少钱?可以拿来我看看吗。” 售货员阿姨正在织毛衣,不情不愿的停下手里的活,拿个衣叉把衣服叉了下来,冷冰冰的说道。 第(2/3)页